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歇斯底里症】《馬汀催眠秀 - 氣功大師》,2100全民開講,1998

標題:馬汀催眠秀 - 氣功大師
來源:2100 全民開講
短片:http://youtu.be/s78_5bot7TA


閱讀觀點:

短片中的氣功大師,受到「催眠後暗示」的影響,認定自己的身分是「國防部長」,但是他的潛意識只能以原本「氣功大師」的記憶,來組織「國防部長」的談話內容。所以談話內容就變得很突兀了。

如果把受術者換成一位採訪國防的新聞記者,新任的「國防部長」自然會說得頭頭是道。

我們在不同的談話場合,隨著扮演不同的角色,腦海裡自然會湧出不同氛圍的言論。爸爸、總經理、社區管理委員、酒駕被捉到的蠢蛋...等。口才好的人,他腦子裡各方面的詞彙自然多,隨時能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傳統扶乩,扶乩者在無意識的情形下,幫病人開藥單,也是如此。如果是中藥店學徒扶乩,開出來的藥單自然有模有樣,換成販夫走卒扶乩頂多一味「當歸」。

扶乩者在無意識下,認定自己的身分是一個「神」,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是他印象中「神」的形象

有一些從事文創的人,要靠喝酒、抽菸、熬夜,來提升「靈感」。其實是這些舉動使當事者誘發了輕微的催眠恍惚,意識不完全清醒。當事者的潛意識少了束縛,因此運作得更為自由流暢的結果。

靜坐、驚嚇、藥劑、疲憊、腦部缺氧,都會抑制大腦運作,產生不同程度的催眠恍惚。

潛意識,我們的意識背後有一股強大的心智能量在運作,也是認知科學的研究範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