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司法】《法律心理學》,大學叢書,1939年版

《法律心理學》,1939年(民國28年)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的「大學叢書」,第五章的標題是<暗示和催眠術>。可見,中華民國司法界的養成教育,即使在對日抗戰期間也有一定的章節,在探討「催眠後暗示」的犯罪手段。


書名:《法律心理學》,1939年版
作者:柏替(H·E·Burtt)著,王書林譯
出版:大學叢書,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
網址:http://world.bookinlife.net/product-273799.html

Google圖書: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about/法律心理學.html?id=OdbKPwAACAAJ&redir_esc=y


目錄

第一章 緒言 9

第二章 感覺和知覺的錯誤20

第三章 注意 53

第四章 記憶 61

第五章 暗示和催眠術 90

第五章 取得證詞和估量證詞的方法 126

第七章 陪審官和法官的問題 137

第八章 自白 147

第九章 聯想反應法和犯罪 153

第十章 呼吸和犯罪偵查 173

第十一章 血壓和其它方法 190

第十二章 心理上失常的犯罪人 218

第十三章 心理上缺陷的犯罪人 240

第十四章 犯罪前期 281

第十五章 優生學 292

第十六章 刑罰 319

第十七章 麻醉藥材 331

第十八章 暗示和模仿 342

第十九章 教育和犯罪預防 354

第二十章 商標侵害 361

第二十一章 結論 3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