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瀅妃,諮商心理師
來源:博客來
書名:《催眠之聲伴隨你:催眠諮商大師艾瑞克森的故事與手法》推薦序
網址: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51101
閱讀觀點
作者陳瀅妃在此文表示:「我常跟我學生開玩笑地說,我是個「睜眼說瞎話」的老師。因為我最愛的催眠老師史德奈.羅森也常讓我們睜著眼做催眠!」
我想,一個可以催眠他人的心理師,卻說不清楚催眠原理,以及催眠恍惚和催眠後暗示的區別,這個才叫「睜眼說瞎話」。前世催眠,是施術者先以催眠術或催眠劑,誘發受術者產生催眠恍惚,再以「前世」作為隱喻主題來實施暗示。
心理師依據職務的不同,分為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兩者相比,諮商心理師少了精神醫學的專業。依照國外的管理制度,諮商心理師並不能從事心理治療。此文作者陳瀅妃,雖然在紐約念婚姻家庭治療研究所,但是她在美國當地並不能以心理治療師的身分執業。「婚姻家庭治療法」是一種心理學的治療法。
台灣的國情特殊,真的很特殊。
臨床心理師大部分都留在醫院裡作心理測驗,只有少數人在從事心理治療的。相反地,很多諮商心理師在從事心理治療。
最特別的是,在台灣從事催眠治療的主力人馬,是一堆什麼都沒有的路人,心理學、醫學的背景通通沒有,只有一張在NGH催眠證照班,上課100小時的結業證明,譽稱「催眠證照」。只要是人,不管是高中,還是國中畢業,只要有心,上完課,繳清NGH的入會費用,就可以拿到催眠證照。一拿到催眠證照,就可以開業攬客。
中華民國的衛生主管機關對催眠治療完全沒在管,甚至不讓民眾知道催眠是什麼。
新聞媒體則對「催眠」是科學或是玄學,傻傻分不清楚。為什麼會傻傻分不清楚,實際原因尚未確認,可以確定的是,若對新聞記者實施「催眠後暗示」,可以讓記者們對任何議題都發傻,傻得和馬英九一樣。
二○一二年新版推薦序
──我的催眠學習體驗
我跟史德奈.羅森博士(Dr.Sidney Rosen)的認識是從二○○一年我在紐約跟他學習專業催眠心理治療的時候。我那時在紐約念婚姻家庭治療研究所及在兒童局家暴中心工作,因為對催眠極度的熱忱及興趣,便週週兩小時去上紐約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學會(NYSEPH,The New York Milton H. Erickson Society for Psychotherapy and Hypnosis)的一百小時訓練。總時間其實遠遠多於一百小時,至少要花一年半以上(因為還要做個案並寫報告)。
第一次見面時,是在NYSEPH篩選學生的年度派對上。他就像一個從古式電影中冒出來的有趣老人(想得知有多古式及不尋常,可參考我在《遇見紐約色彩的心理治療督導》一書中的描述)。他當時滿頭白髮、白鬍,七十多歲,有點駝背,人不高,但眼神在睿智中很溫柔。雖然那時我不知他正是艾瑞克森極得意且極有成就的門生之一,也不知道他就是《催眠之聲伴隨你》一書的作者,但我很快地被他的神奇魅力所震撼。他很親切地過來打招呼,介紹什麼是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心理治療,他說,基本上有太多「睜眼說瞎話」的方法,隨便用都有「一千零一種」(他曾發表在期刊上)。我提起希望他現場示範的要求,他沒說好不好,只是很輕易地跟我握手。只見一、兩秒鐘的時間,我的整隻右手臂便僵硬不能動彈。所有在場的學生候選人,皆眼睜睜地看我快速、自然地進入催眠狀態,大家都瞪大了眼睛哇哇叫!
我很清楚地記得,他後來跟大家微笑了一下,接著簡單示意要我看著我自己的手心,而他隨意地在我手心來回接觸握兩下,用手指朝手肘點,在手肘處,順勢彎了我的下手臂往我的上臂方向跑,貼上我的右臉頰,前後就幾秒鐘的時間,我的手竟然黏在頭上分不開來?!再一次地,大家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的奇妙發生,內心全都還來不及用邏輯想:「怎麼了?」「發生什麼事?」只知所有的學生都搶著求他收做學徒!
我後來才知道,為何催眠大師艾瑞克森在眾多得意弟子中就挑史德奈.羅森來傳述他的故事,就因羅森最能抓得住艾瑞克森的精髓,艾瑞克森極欣賞羅森深入淺出的個人風格及實務技巧(換句話說,史德奈.羅森的思路、手法最像艾瑞克森)。
在上課的時候,他曾用像原子筆筆心那樣粗的醫用針往自己手臂刺,然後問我們五個學生說:「要看滴幾滴血?」基本上用那麼粗的針,絕對會鮮血狂流,但我們隨口說:「五滴。」他真的就在示範之下滴了五滴便自動止血。大家的眼睛都翻了一圈,嘴巴又楞開了。另一位德裔女學生想踢館,自願被針扎,但她也在催眠之下,隨著我們說:「滴三滴」便也滴三滴而止血。
羅森也示範過「無限」的「一千零一種」催眠法──我們曾被他辦公室的冷氣聲音給催眠,另一次則是蠟燭,另一次是完全聽不懂的外文……催眠可以是好玩的即興創作,可以不設限,可以就地取材。
我本身是個極好奇前世回溯的人,我曾要求他帶領我進入我生平第一次的前世回溯,他慷慨地給了我一小時一百五十元的學生價(這是他十年前的標準,當時他收一般個案是兩百元。)我自己在深度催眠中,從法國跑到了土耳其,又跑到義大利,看見對我修習婚姻家庭治療影響最深的修女身分……當時在一個小時中,我共回溯四世,這經驗使我頓悟不少生命中的心結,我在我的第二本書中有詳細的經驗分享。羅森是個太會在旁深度陪伴的好老師了!
催眠在他的運用下,真的只是一種很自然的現象,催眠師只是個介於個案意識跟潛意識中間的橋樑。催眠師只是個誘發、陪伴者,真正做主去探索、理解的仍是個案。個案基本上是很有自主權的,也很清醒自己在做什麼。所以,史德奈.羅森要我們一定要記住:「所有的催眠都是自我催眠。」個案不願去做的事,催眠師也絕對勉強不了。像當時我能夠被羅森博士催眠,就因為我早沒有心防,我是百分之兩千地願意被催眠,是「我」催眠我自己的,而他說自己只是個媒介。
至今縱使我人在台灣,仍然在我耳邊指導的是他一直跟隨陪伴的聲音(如同這本書:催眠之聲伴隨你,真的取得名符其實呀)。我有很多對個案溫和有趣的手法也跟他相似。
在跟隨他及NYSEPH老師們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超級實用而且好用的東西。比如說,在最基本的課程中,我們介紹什麼是催眠現象、什麼是催眠的迷思、如何巧妙地運用聲音及字彙,身體細微反應的現象觀察、放鬆技巧、「伴隨」(Pacing)及「帶」(leading)個案進入催眠狀況、如何運用抗拒、直接及間接建議、運用隱喻、身體訊號溝通(ideomotor signaling);之後才進入中階的困惑技巧、說故事、矛盾技巧、身體疼痛控制、戒癮、自我能力增強;最後才進入恐懼治療、性問題治療、自動書寫、時間扭曲、回溯等。
基本上,剛剛所陳述的內容我大致都會穿插應用在心理治療中,若要簡單地下個評語:就是「催眠好用得不得了!」而且極度生活化!我常跟我學生開玩笑地說,我是個「睜眼說瞎話」的老師。因為我最愛的催眠老師史德奈.羅森也常讓我們睜著眼做催眠!
羅森在官網上的照片很嚇人,太嚴肅,不像他本人。在我《遇見紐約色彩的心理治療督導》書中提供的照片,可見到這溫和老人的本貌,那也才是我們對他更真確的印象。
目前羅森博士已經從紐約艾瑞克森催眠心理治療學會退休,他已八十多歲了,體力有限……只接受一些獨立約診,也做視訊督導。他很高興《催眠之聲伴隨你》的翻譯版在台灣銷售得很好,他很在乎中文「翻譯」有無失真,他問我的意見,因為他跟艾瑞克森一樣在乎那個feel有無在字眼中傳達到讀者的心,他愛他的讀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